
- 潛水醫學、氮醉、減壓病的原因
- 水中視覺、聽覺、體溫、壓力變化
- 如何計算氮殘量、潛水物理學
- 潛水器材的介紹與使用
- 潛水計劃表的查閱與應用
- 水中世界的適應、風險預防
- 潛伴制度與重要性
- 海洋環境介紹、危險生物介紹
PADI Open Water Diver Course
學科可到教室上課,也可家中自習
完成學科後才會進行三天術科
泳池 08:00 - 16:00
1 教練帶領 1 至 3 位學員
東北角龍洞 08:00 - 15:00
1 教練帶領 1 至 2 位學員
東北角龍洞 08:00 - 15:00
1 教練帶領 1 至 2 位學員
由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國際潛水教練開班授課,核發 PADI 與 SSI 國際潛水執照。
訓練費已包含所有訓練期間的支出,無其他項目額外收費。唯搭乘亞潮交通車者須另付車資。
若無法到班聆聽學科,可先領取教材閱讀並通過家中自習線上測驗,才能繼續術科課程。
全球 PADI 與 SSI 的潛水執照預設數位型態,使用帳號密碼登入 APP 後即可查閱官方教材、數位執照、Dive Log 等。
若無故未出席,須另負擔當日支出成本。若是因身體不適可免付支出。
受訓期間為了大家的安全與集中注意力,請勿攜帶相機拍照或邀請親友下水觀摩。
學科成績需達 80 分以上,術科於開放水域考試評鑑且滿 4 dives,皆通過者即可核發執照,未達標準者須複試。
請使用手機下載對應 APP 並登入您的帳號密碼,出示執照即可在世界各地潛水。
結訓後趕快跟教練約 Fun Dive!使用學員專屬的免費氣瓶卡最划算
Our Instructors
PADI Instructor
PADI Instructor
PADI Instructor
SSI Instructor
PADI Instructor
SSI Instructor
SSI Instructor
PADI Instructor
游泳是靠「身體技巧」平衡浮力與換氣,水肺潛水是靠「水肺裝備」平衡浮力與呼吸。
你不必會游泳才能學潛水,就像你不必跑得快才能學開車。
只要你「不怕水」,頭部能在水下也不恐慌,學會潛水就不難。
我們的建議:你的生活圈在哪,就在哪學。學潛水要以方便為主,因須評估天候海況,不是隨時想上課都能上。
1.無法如期完成訓練怎麼辦
若到外地學潛水,無法如期完成訓練,但隔天就要回國了,你會選擇改航班還是放棄課程?且新手一定還在手忙腳亂,不見得能悠閒欣賞水中美景。
2.語言不通或便宜行事怎麼辦
在觀光景點學潛水,客人太多、必須趕課,若遇到快打部隊的教練,就算輕鬆考到執照,吃虧的還是學員。
當然,並非每個人在外地上課都會遇到狀況,但這就是隱性風險,若對你來說這些都無所謂,那麼在哪學潛水都很 OK!
若你只是玩潛水,那對你而言差別不大,兩者只不同於「數位服務」與「潛水生涯規劃」。
1.數位服務
SSI 致力推廣數位學習,線上系統比 PADI 完整許多,適合慣用數位記錄潛水資訊的人。
2.潛水生涯規劃
若想以潛水教練為職業,要考哪個品牌的教練,就必須以該品牌課程為主。
先說結論:兩者的 OW、AOW 或專長課程內容有 98% 相同,執照也都能交互認證,所以選誰都可以,教練的專業度與品格、以及你學到什麼,才是最重要的。
PADI 的特色是成立早,品牌知名度高;SSI 的特色是數位化系統完整,執照專長一目了然。
若想一次擁有兩者的優點,可以 OW、AOW 執照選不同品牌,很多人都這樣做喔!
市面潛水課程價格通常已含「潛水裝備、氣瓶、保險、教材與執照」,但還是要問清楚訓練費包含了哪些項目。
可能影響價格的關鍵:潛水執照系統、場地、教學比例。
1.潛水執照系統
PADI 與 SSI 的成本相較其他品牌高,課程價格很難低於萬元。
2.場地
系統規定須先到平靜水域上課,但也有人省下泳池費,直接在開放水域上課。
3.教學比例
系統認為教練一帶六位學員合乎比例,但也有教練堅持一次只能帶兩位學員。
這些都沒有對錯,但追求低價,省到的可能是你的安全。
教練與學員的比例非常重要!與安全息息相關。
一位教練只有兩隻手,最多只能照顧兩位學員,我們認為超過這個比例就有風險。
在多變的海洋環境裡,若一位教練帶三位學員,同時已有兩位學員因狀況不好而被教練各一手拉住,而你卻是快被流沖走的第三位學員,你該怎麼辦?
這種情況不能發生,所以我們堅持「合乎規定,也要安全」,在亞潮,開放水域最多就是一帶二。
成為獨當一面的優秀潛水員,就是你選擇亞潮的理由。
亞潮合乎規定在平靜水域(泳池)進行術科,也升級開放水域(海洋)教學比例最高 1 教練帶 2 學員。
我們堅持課程扎實,動作與技巧必須到位,只要你願意練習,教練比你更有耐心。
近視下水沒問題,我們有提供近視面鏡使用(度數 100-1000)。
但在 OW 訓練時,學員須使用近視面鏡,因面鏡脫著時可能沖掉隱形眼鏡,結訓後再戴隱形眼鏡為佳。
當然可以,生理期可使用棉條下水。但若不習慣棉條或身體不適,就別硬撐下水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