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潛水新手指南
第一次學潛水你應該知道的 10 件事
亞潮版新手指南,有點直接,但句句重點,我們會使用各種比喻,讓你輕鬆理解潛水證照與國際潛水組織的功能、好壞,以及你該怎麼選擇。
學潛水的第一步
什麼是潛水?
「潛水」是多種水中活動的一種統稱,而依照不同目的、不同技巧、不同裝備的潛水活動,都有不同名稱。在台灣廣義上常見的「潛水」約以下三種:水肺潛水(Scuba Diving)、自由潛水(Free Diving)、浮潛(Snorkeling)。背著氣瓶一下海就一小時才上岸的,是水肺潛水;只穿戴面鏡呼吸管、超長的蛙鞋,憋一口氣潛入水底再上岸的,是自由潛水。
為什麼潛水要學?
很多人疑惑「潛水不就是進到水裡玩嗎?」為什麼要學?
若只是進到水裡一下子,或是只在水面,的確不用特別去學。但要長時間待在水面以下,因為不同於陸地,會有「水壓」跟「深度」等環境狀況影響身體變化,所以我們必須「學潛水」來維護自身安全,而要向其他單位證明「你學過潛水」,就是要靠證照啦。
潛水課程在學什麼?
為了長時間在水下活動,必須學習如何使用潛水裝備、瞭解水下環境、潛水醫學、空氣供應原理等以維持安全與呼吸。
在大氣壓力與水壓的環境裡,我們也必須學習避免受傷(比如我在某個深度可以停留多久是安全的?),來達到真正的休閒潛水。
所有你好奇的事情,在上課過程中都會得到解答,就好比想開車上路,得先認識交通號誌、練習駕駛車子一樣,學潛水也是相同道理。
完成課程後會拿到潛水證照,到世界各地潛水,潛店才能租借潛水裝備給你,導潛也才能帶你去 Fun Dive。

潛水證照是什麼?
潛水證照(Diving Certification,俗稱C卡)是一種國際通用的潛水資格認證,代表持有者已完成潛水訓練,具備相應的潛水知識與技能。
簡單來說,潛水證照就像是「潛水的駕照」,不僅是一種能力證明,更是保障自己與他人安全的基本門檻。
若舉例國際潛水組織與潛水店的關係,就像 國際信用卡組織(VISA、MASTER)與各家銀行的合作方式:
VISA、MASTER 都是國際信用卡組織,它們授權銀行去審核你的申請資格,你到達了門檻,銀行才會核發它們的信用卡給你。
PADI、SSI 等都是國際潛水組織,它們授權潛店(或教練)去審核你的申請資格,你通過了門檻,潛店(或教練)才會核發它們的潛水證照給你。
潛水證照的功能
持有潛水證照,你可以:
✅ 在全球潛店租借潛水裝備
✅ 報名參加當地潛水行程
✅ 申請氣瓶填充
但也有一些注意事項:
⚠️ 每張證照對應不同的最大潛水深度
⚠️ 即使有證照,仍須重視潛伴制度
⚠️ 證照無期限,長期沒潛須上複習課程
簡單來說,證照是玩潛水的門票,但對大自然永遠抱持敬畏的心、以及不斷練習,才更重要。
如何拿到潛水證照
目前 PADI、SSI 等國際潛水組織證照標準,皆依 WRSTC(世界休閒潛水訓練委員會)的規則,只要滿足以下條件,即可申請潛水證照:
✅ 完成學科
✅ 1 次平靜水域
✅ 4次開放水域課程
✅ 通過學科與術科測驗

PADI、SSI 哪個好?
如果真有某品牌的證照比較好,那就不會有其它品牌,大家專挑那個「最好的」就好了。
潛水證照也是同理,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特色與行銷預算,若你對某個品牌特別熟悉,通常是因為它預算足夠到能被你看到。
PADI、SSI 二者教學內容有 98% 以上相同(剩下的 2% 都是強調自己品牌優秀),PADI 勝在知名度,SSI 勝在有完善的數位後台,依照自己需求選擇即可。
潛水執照不被承認怎麼辦?
PADI 比較有名,那拿其他品牌證照會不被承認嗎?不可能。你有遇過刷信用卡時,因你卡片是 VISA 或 MASTER 而被店家拒絕嗎?
實務上在你拿出信用卡時,就是來花錢的!所以在你出示潛水證照的同時,也代表你是來玩、是來花錢的,潛水店要賺你的錢,哪會管你用什麼品牌的證照。
只要是 能見度高的潛水證照品牌,對任何潛店來說,都是一樣的。
潛店跟導潛只會看你的等級、你有沒有相關活動的專長(比如去夜潛,就要有夜潛專長證照),為了要更清楚你的狀況,甚至會 Check Dive(簡單確認你的潛水技巧),才讓你參加潛水活動。
國際潛水組織是什麼?
當你開始接觸潛水,無論是考取 OW 開放水域潛水員證照,還是進階、救援、專長課程時,常常會聽到像 PADI、SSI、NAUI、CMAS 這些名字,這些其實就是所謂的 國際潛水組織(International Scuba Diving Organizations)。
國際潛水組織有哪些?
目前全球有上百個大大小小的國際潛水組織,各自發展出不同教學系統與課程風格。在國際上較知名、台灣也常見的有:
- PADI(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of Diving Instructors)全球最大的潛水組織,課程普及。
- SSI(Scuba Schools International)主打數位教材系統,學習彈性高,是少數規定「教練須綁定潛水中心」才能教學發卡的品牌。
- NAUI(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derwater Instructors)美國老牌潛水組織,重視紮實的基礎訓練。
- CMAS(Confédération Mondiale des Activités Subaquatiques)歐洲主導的潛水組織,體系嚴謹,強調體能與技術兼備。
- SDI(Scuba Diving International)以技術潛水為特色,實務導向明顯。
- TDI(Technical Diving International)專門針對技術潛水領域發展課程。
目前 PADI 和 SSI 為市場佔比最高的兩大休閒潛水系統,多數潛水員首張證照會從這兩者擇一開始學習。
課程標準由誰定義?
潛水是需要謹慎面對的活動,涉及安全、體能和環境知識,因此不能隨便一個人說「我來教你潛水」就算數。
多數國際潛水組織的課程標準,其實是依循 WRSTC(世界休閒潛水訓練委員會,World Recreational Scuba Training Council) 或 ISO 國際標準組織的規範來設計的。
這些國際性機構會定義出安全標準、潛水技能、知識要求,以及教練訓練要求,確保全球潛水教育的品質一致,PADI、SSI 皆依照這些標準設計自己的教材與教學流程,這也是為何它們課程內容有 98% 相同。

學潛水該準備什麼?
潛水裝備包含什麼?
整套水肺潛水裝備包含輕裝與重裝:
輕裝備 泛指浮潛也會使用到的器材:面鏡、呼吸管、蛙鞋、套鞋、手套、防寒衣,以及配重系統。
重裝備 指的是水肺潛水會用到的必要器材:浮力控制衣(BC)、三用錶組、調節器、電腦錶。
我要先買裝備嗎?
不用先買裝備。市面上的潛水課程通常已含整套潛水裝備使用,就像你不須先買車才能學開車,等結訓後真的很愛潛水,再購買也不遲。

潛水輕裝有哪些?
潛水輕裝備(Basic Gear)通常是浮潛就會用到的基礎潛水器材,會直接接觸身體、影響舒適度與貼合度的個人裝備,包含:
- 面鏡 / 呼吸管(Mask / Snorkel)
面鏡:讓你可以清楚看見海底世界
呼吸管:水面浮游時使用,節省氣瓶氣量 - 蛙鞋(Fins)
生成你在海中的推進力 - 配重(Weights)
製造負浮力,與重裝搭配形成中性浮力 - 防寒衣(Wetsuit)
保暖,保護皮膚,增加正浮力 - 手套 / 套鞋(Gloves / Booties)
保護手部與腳部、防滑等功能

潛水重裝有哪些?
潛水重裝備(Scuba Equipment)是指 支撐潛水生命維持 的主要裝備,是水肺潛水必備器材,須專業維護與定期保養,包含:
- 浮力調整背心(BCD)
可充氣進去,提供正浮力的裝備 - 氣瓶(Tank)
儲存高壓空氣的攜帶型設備 - 調節器組(Regulator)
將氣瓶高壓空氣轉一般空氣供我們呼吸 - 三用錶組(Console)
可查詢方位、所在深度、氣瓶剩餘氣量 - 潛水電腦錶(Dive Computer)
匯集錶組功能並自動提醒,必備!
潛水員都該擁有一支專屬的電腦錶。

潛水會危險嗎?
潛水本身不危險,危險的是觀念不正確。
潛水本身是一項安全性高、規範完善的活動,只要接受專業訓練、遵守安全規則並在健康狀況允許下進行,就會很安全。但任何活動都存在風險,若是輕忽就可能受傷。
潛水常見的風險包括:
⚠️ 溺水(驚慌或空氣耗盡)
⚠️ 減壓病(上升過快)
⚠️ 裝備故障、或操作不當
⚠️ 耳壓平衡問題、耳膜損傷
大多數意外都可以透過訓練、正確操作來預防。專業教練的陪同、嚴格的裝備檢查與潛水前的安全說明,都能大大降低風險。

遇到鯊魚怎麼辦?
通常潛水員遇到這類大型海中生物都會瘋掉,不是嚇瘋,是開心到瘋掉!更常看到的是潛水員追著鯊魚拍照,很難看到鯊魚追著人跑,因為全世界只有幾種鯊魚會攻擊人類,但也很不易遇到。
基本上與海底生物保持適當距離,不隨意觸摸或激怒他們,幾乎不會主動攻擊人類。
我適合潛水嗎?
只要不怕水,年滿 18 歲身心健康者(未滿 18 須監護人同意)皆適合潛水喔!潛水除了能探索別於陸地的生態環境,也會讓人更瞭解海洋,願意學著如何讓地球更好,都是很正面的影響。
但潛水組織有明訂一些情況禁止參與:
❗氣喘、嚴重呼吸道疾病
❗心臟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
❗癲癇、嚴重精神疾病
❗懷孕、重大手術恢復期
若有耳鼻疾病或耳壓無法平衡、有幽閉恐懼症、懼高症等情形,須先諮詢醫師。你的身心安全才是最重要的。
加 LINE 洽詢